武汉市新新传媒集团2022年7月月度学习会(一)

       2022年7月25日,武汉市新新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主题为《佛教信仰、商业信用与中古时期寺院金融的兴衰》的学习会。课程由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建波教授主讲,现场共有90名业务骨干参加。

 

       过去学术界对佛教的研究,更多的侧重于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哲学、宗教、文学、美术、建筑等领域的影响,而对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研究较少。其实,佛教的传入不仅为中国带来了一种新的思想文化和宗教文化,其本身也是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有其独特的经济形态,因此,它也给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生活带来了新的形式与内容。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周教授的讲解走进佛教传播与金融的发展、变迁这部“史诗大片”。

一、中古时期佛教热的形成

       佛教约从公元1世纪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吴、两晋到南北朝,是翻译和研究佛教经典的阶段。到隋唐时代,中国佛教徒通过对印度佛教的吸收、消化,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禅宗把佛教推向发展的最高阶段。到明朝中叶,佛教逐渐世俗化向民间发展,这是佛教的世俗化阶段。关于佛教在中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学术界有两个比较一致的观点: 第一、中国传统思想认为宗教的作用仅限于教化民众,而不像西方社会把宗教作为统治的基础,宗教不足以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的工具。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没有宗教战争的原因。 因此,宗教在中国社会的地位较低是造成佛教广泛传播或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佛教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补充。一个社会对一个人的生命历程需要给出完整的指导方案。在人生的初期要提倡为社会服务,这就是所谓入世。而在人生的晚期,在人面对死亡时,也要给出指导,提供相应的精神层面的终极关怀,这就是所谓的出世。如果一个社会意识形态中只有入世没有出世,这个社会会不稳定。反之,这个社会会死气沉沉。佛教的传入,正是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关于满足中国人在精神上的终极关怀需要的方案,弥补了中国传统思想在这方面的缺陷。因此,佛教在中国被广泛接受并盛行起来。


二、佛教信仰与中古时期金融业的发展

      中国的金融业自先秦、秦汉就发展起来了,并创造了质押、抵押、担保、信用借款等多种信用方式。作为专业从事精神生活研究、传播的宗教组织,佛教寺院从产生之日起就和世俗社会存在着密切的“交换”。它需要世俗社会的包括房屋、钱财、土地、劳务在内的捐施以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而世俗社会也需要它的精神布施以指导其协调与自然、社会的矛盾,从而更好的生活。对于世俗社会的捐施,寺院除留下一部分维持寺院和僧人基本生活需要外,剩下的部分,一是无偿救济贫苦大众,亦即后世所说的慈善活动;二是将金银、粮食等动产用于出借以收取利息,以及将房屋、土地用于出租以收取租金等商业活动。寺院金融,即将信徒布施的金银、粮食、布帛等动产用于出借以收取利息的商业活动。

      进入隋唐大一统国家后,寺院金融更加发达。寺院放贷在南北朝虽有大的发展,“但比起唐代来,其规模财力,以及普遍之情形,则无疑是小巫见大巫”。一方面,这与大一统时代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金融的需求有关,乃至一般寺院皆“辄作库质钱取利”。当时寺院普遍“既立铺店,又收质钱,两种资本既可互通,寺营质业的规模必然大增,而且随着铺店、质钱舍屋各营业据点的设置,以寺院为中心的质借网络,似已隐然成型”,“唐朝寺院之质库求利,可能渐向区域性金融中心发展”。

 

三、寺院金融与中国金融业市场边界的拓展

      1、寺院金融利用来自社会的捐施积极放贷,开中国金融史上利用社会资金向外放贷之先河,大大提高了中国金融的社会化程度。寺院的捐施放贷与后世利用客户的存款放贷有本质的差别,但其共同点都是聚集社会资金,实现广泛的社会流通。可以说后世利用客户的存款放贷正是从寺院金融的捐施放贷中发展、分离出来的,这正是金融业发展早期,宗教机构较之世俗社会更易建立强大社会信用的反映。    

      2、寺院金融推动了质(抵)押、担保等有利于降低社会化过程中借贷风险的技术的普及,开启了中国典当业的发展。质押、抵押、担保等信用方式在秦汉金融市场中已有使用,但低水平的生产力导致财物的流动性差,因而并不普及,将其发扬光大的则是魏晋南北朝的寺院金融。

      3、寺院金融为社会化过程中资金流的高效、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借鉴,潜藏着后世汇兑业务的萌芽。用社会化方式配置资源,自然存在如何提高资金流的高效、安全,避免因某个环节的阻塞而影响整个市场运转的问题,而社会化的另一面是可以相互抵消彼此的资金往来,只是需要有一个卓有信誉的、分支网络多的大组织来实施这项工作。学术界公认,中国历史上为远距离贸易中的资金流通从事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当以晚清的票号为最成熟,而中晚唐的“飞钱”则是其雏形期,且均由饶有资产,各地有办事机构的富商发起。但在南北朝,在拥有巨额资产,以及跨地域巨大网络的寺院挂单制度中已蕴藏着后世汇兑业务的萌芽,成为日后金融市场资金流安全、高效的前驱。

      4、佛教的传播带来了信用借贷的突破。无限的慈悲之心,普度众生的宗教理念驱使佛教徒不断突破传统市场信用的限制而积极向贫穷民众施舍。而质押、抵押信用方式的广泛普及,也为信用借贷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以致唐宋以后的信用借款,一是尽量增加(质)抵押贷款的比重以规避风险。二是万一借款人的全部动产仍不够赔抵偿欠款,则以担保人的资产作抵。

      5、寺院金融为金融市场的社会化管理提供强大的伦理支持。唐中叶前,社会中宗教性活动的内容较多,往往由寺院、僧人担任发起人、组织人或头领的角色。但唐中叶后的会社中,宗教性活动的内容减少,而经济、社会等世俗性活动的内容增多,越来越具有盛行于后世的资金互助协会,亦称“合会”的性质,反映了佛教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强大渗透和指导作用。随着世俗利益的兴起,因宗教热产生的会社组织正越来越担负起世俗商业活动的角色。 


四、唐中叶后寺院金融的衰败

      第一、随着和平年代的到来,外部花花世界的美好构成了对僧人强有力的诱惑,导致了充当社会财富横向流通的寺院平台的腐败,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充当社会财富横向流通角色的寺院财富的不断发展,引发了与政府在分割人口、赋役方面的日益尖锐的矛盾。但导致寺院金融最终衰落的还是唐中叶后的社会大变革。

      第二、随着佛教热的降温,一方面寺院吸引社会资本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规范借款人还款的能力也在下降。寺院金融走向衰败的同时,中国本土金融却在快速的复兴当中。它们向寺院金融学习,借用其依靠超血缘的宗教信仰建立商业信用,这主要指到宋代最终形成的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新价值观,大大提高了在广阔范围内服务无血缘关系的社会大众的能力。尽管如此,直到明中叶后,本土金融才将商业信用的建立伸展至利用社会资本放贷的领域。这意味着,直到明中叶,本土金融对寺院金融的消化、吸收才宣告结束。

       通过近两个小时的学习,学员们领略了我国中古时期璀璨绚烂的佛教文化及寺院金融的兴起、繁荣、和衰败。课程结束后,集团董事长王奎英先生作了总结分享。他指出,在研究对象上,哲学和宗教的基本问题是一致的。哲学一般涉及宇宙论、认识论、和人生论等问题,宗教也不例外。两者都满足了人类对世界的确定性追求的需要。虽然人类知识不断增加,但未知世界也在不断增加,而科学却没有满足人类对世界确定性的追求。在这些未知问题彻底地解决之前,宗教和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类对世界确定性把握的需要,所以宗教、哲学本是一家。最后,让我们共同期待周教授下一次的精彩课程!

搜索
返回顶部